浙星空体育平台江金华:实现编制精准“瘦身”和“健身”破除编制“一核定终 区域观察·厅局长会客厅

2025-02-21 10:03: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星空体育平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千万家庭的共同美好愿望。近年来,金华以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全市10个县(市、区)均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研究建立与当地学生数量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努力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先后谋划实施了市区“百校工程”和全市教育“三百工程”,累计实施教育项目367个,新增学位11.05万个,大幅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供给,民办义务段在校生占比从17.54%降至3%以内,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19年的28.7%提升到70.49%。

  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制度,深化“新改建一批、收购转公一批、挖潜扩招一批、接收转学一批、动员迁户一批、规范限制一批、甄别剔除一批、宣传引导一批”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做法的“8+N”举措,累计关停民办学校9所,转公46所,增加公办学位约4万个,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从70.6%提升至93.65%以上,成为浙江省提升最快的地市。

  按照“总量控制、存量盘活、结构优化、增减平衡”原则,建立“市域调剂、县域挖潜、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新机制,

  每两年进行一次编制动态调整,实现编制精准“瘦身”和“健身”,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

  两年来,通过从中小学教师编制相对富裕的县(市、区)调剂、精减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进人指标、从市属高校、公立医院置换等方式开展全市编制调剂、县域内部挖潜等方式,累计安排调剂编制5260名,用于义乌、东阳、永康、金东等生源净流入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打造公平优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实施三大“阳光工程”,推动以更高层次的公平优质教育增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研发入学入园报名系统“入学通”,义务教育段实现公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高中段依据考生分数、志愿、综合素质等客观因素择优录取,实现公平招生星空体育平台、阳光招生。同时,积极探索推行义务教育入学“长幼随学”,本着“自愿申请、公开公平、就便安排”原则,通过捆绑摇号、优先入学等方式,2024年共帮助解决近2000户家庭因孩子在不同学校就读带来的接送不便问题,体现了教育改革力度与温度的相统一。

  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为破解“择班择师”现象,我们在全市637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实施以“教师均衡、学生随机、过程公开”为核心内容的“阳光分班”,做到“编班方案、编班过程、编班结果”三公开星空体育平台,全面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让分班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监督。

  一方面,稳步提升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校比例至75%;另一方面,规定随迁子女在金华市初中学校在籍读满三年,即可参与优质普通高中定向生分配政策,享受优质普高教育资源。

  通过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优化城乡间的资源共享,并通过“县中崛起”工程推动校际帮扶,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学校建设体系,实现区域教育一体化和师资配置均衡化。

  以浦江县、永康市省级教共体全域深化试点为抓手,出台全省首个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标准,采取“1+1+1”模式组建“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的共建型教育共同体,通过将乡镇学校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学校管理,或城乡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平台共创、评价共出”等“六共一体”管理模式,全市共组建教育集团359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

  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经验,全市教共体同步课堂全面实施课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五同步”。

  例如,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创造性实施“动车组发展模式”,通过“教师有约”组成成长共同体,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一师多校”同步课堂、“单元教学走班制”主题同步教研、“四点半课堂”同步托管,调动教师内生动力,形成了具有组合灵活、小切口强实效、注重分享等特点的教师抱团研修方式,教学教研逐步向优质均衡、共享共富迈进。

  推动7所优质城区学校与8所山区县中建立“一对一”结对,通过管理交流、蹲点学习、学科结对、资源共享等形式开展结对帮扶。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有序促进城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教师均衡流动。把到农村学校支教三年作为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把具有两所以上学校任职经历作为推荐特级教师评选的必要条件,积极发挥导向作用,近三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共交流轮岗校长和教师4600余人,占比23.2%。

  我们将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区域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并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做好区域教育,地方教育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的工作要求及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教育家》杂志推出“区域观察”融媒体报道活动,包括区域观察·厅局长会客厅(线上论坛)、区域观察·厅局长面对面(访谈)、区域观察·厅局长笔谈、线下座谈会等形式。诚邀各区域负责人参与。

搜索